当前位置: 首页>征文>征文活动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医院:贵黔国际总医院
科室:放射科
作者:赖世伟
编号:oFDoH6s-Klejl8skf1SP38eWT9IE
编号:oFDoH6q4o503EVmUHmQipgXY0wAs
编号:oFDoH6u87e8TBA807T6NItzPlj0o
编号:oFDoH6gF3XR7a48M2gYA1GkVvBy8
编号:oFDoH6nP9pCzLRY3o9zwMUu16N_I
编号:oFDoH6iA9CtrsgDucOVvhA5gZHvA
编号:oFDoH6qTu9U9ZqTi8mAm2N6Ph4WM
编号:oFDoH6khW61jN0C0Kr8o28H3dFkI
编号:oFDoH6lqPCiztyXH7xlK069dCSKw
编号:DPSA5qU9
编号:QCSBarLV
编号:oFDoH6uR0j2mS6mIk0uOuihfMcSU
编号:oFDoH6o82YJLfsOymkyFPW0rx5Rs
编号:oFDoH6iXPx6lYGwKMIKqSlR1R-uI
编号:oFDoH6kjQcnWSqXfHMRUjmX6eI1I
编号:oFDoH6v7jkpG77GhmnXtWy3_CP3c
编号:p7NEilUz
编号:y5ZrwThx

雷锋同志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袁隆平院士将自己的一生都耕耘于田间小陌;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都在以自身之光,温暖整个社会。除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平凡的人在默默付出,在为这个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医院,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却一直在做着一线的工作,他们像荒原上最寂寞的蚁,也如同狂风中逆飞的流萤,默默无闻却依然坚守在岗位发光发热,时常被忽视却从没想过离开,偶尔发发牢骚却从未想过放弃,他们就是影像技师,医院里存在感很低但又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

又是一年春三月,回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每天还在昼伏夜出,顶着星光出发,然后沐浴朝阳归来。

那时候,因为医院才开业没多久,也就一年多而已,磁共振只有一台但是患者又很多,每天磁共振都得开两个班不停地扫描,一个班是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另一个班是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一点,不然患者预约检查得等到下周,可就算是这样,扫描的速度依然赶不上预约的速度。

随着住院部的医生不停反映治疗周期太长,预约时患者也觉得等太久了,经过科室研究决定,以患者角度出发,不能让患者检查时间等那么久,于是磁共振开了第三个班,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五点。

最开始考虑到时间太晚,女生大晚上不怎么安全,于是技术组轮转到磁共振的男生一人一周,这样上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又面临谁接着上三班这个问题,到底是男生接着一周一周的上,还是一个月一次的上。

最后的决定是L主动要求先上第一个月,那一个月的时光说不清是快是慢,回想起来,觉得有时候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很快就过去了,有时候又觉得像潺潺溪流,总是走不到尽头。

那段时间L的生活变得很简单,白天睡觉,晚上出发,凌晨下班,清晨归家。

L住的地方离医院很远,虽然是晚上十一点才接班,但是九点之前必须出门,因为过了九点就没有车到医院了,去公交站的路上有一排樱花树,L经历了它们从花苞到盛放再到凋零的过程。

一路上,L见过人来人往,见过明月星光,也见过雨打蕉叶,戴着耳机听着喜欢的歌,看着不同的风景,这是上班途中唯一的乐趣。

到科室已是晚上十点,换好工作服休息会就该接班了。

接班之后刚开始还好,到凌晨一点左右的时候,上下眼皮就忍不住开始打架,这时候就需要喝杯咖啡或泡杯浓茶,亦或是扫描间隙站起来跳一跳赶走困意,还得随时观察磁体间的患者,不容出现一丝差错。

准备病人、对号检查、扫描定位、后处理打印胶片,都是一个人在完成,偶尔预约的患者没有准时来,还需要提前打电话告知。

“身上所有的金属以及带磁性的物品都要取下来,手机手表钱包身份证硬币钥匙都不能带进去,耳环耳钉项链都取下来,对,口罩也不行。”

“还有就是有没有做过什么金属植入的手术啊,助听器胰岛素泵也不行。”

“都没有了是吧,跟我进来吧。”同样的话对每一个患者都要重复说好几遍才能解释清楚,自己也才能放心,毕竟看过了太多磁共振安全事故的新闻,操作技师是磁共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脱了鞋上去平躺好不能动了哈,坚持大概10分钟左右。”

“小伙子,我可是腰痛,不用趴着吗?你这样能不能照得到哦?实在不行喊你们老一点的医生来。”

“阿姨放心,听我的就行,肯定能给您照好的。”

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L也能理解患者的心情,自己能做的就是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顾虑。

患者信息以及序列在做上一个检查的时候就已经提前选好了,准备、对号、扫描,流程一定得衔接好,不然每天检查数量上不来,预约患者就得等更长的时间。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扫描,很多患者甚至部分其他科的医生都会觉得放射技师很轻松,经常有患者家属或者医生在L扫描时问一些让人不知怎么回答的问题。

“你们平时上班很轻松吧,把人放进去机器自己就扫了。”

“额,不是这样的……”

“现在检查这么贵,事少钱多工作还轻松,每天拍拍片就可以了,还都是机器在拍。”

“额……”

每当听到这些话,L就只能笑笑不说话,解释多了适得其反,工作轻松与否只有技师自己知道。

扫描确实没想的那么难,但扫好也没那么简单。L扫描时就经常遇到血管搏动影、脂肪抑制不均、以及患者不配合引起的伪影等等,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措施去避免影响图像的因素,比如更改相位编码方向、匀场、调整中心频率或者更换脂肪抑制方式,遇到无法坚持太久的患者,必须要在不影响图像诊断的情况下尽快扫完。

除此之外,还要学会针对不同的部位病变选择合适的序列,调整合适的参数。L一直记得主任说的那句话,一个合格的技师不仅需要规范化扫描,还要会个性化扫描。

遇到类似MRA需要后处理的检查,就可以利用扫描结束之前的时间完成,VR、MIP不同方向旋转,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次,导致L白天回家途中看到路边的枝桠都觉得像是血管的VR。

凌晨四点四十,一刻不敢停歇的L终于把当天预约的患者做完了,收拾检查床以及线圈整理摆放,最后锁上磁体间的门,这一个班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更衣间是科室是少有靠窗的房间,L换好衣服之后就在窗边远眺一会,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星星,初春的风带着丝丝凉意,一整天的疲惫在这一刻尽数散去。

凌晨六点多,微蓝色逐渐浸染了天空,小憩片刻的L准备坐最早的一趟车回去了。

一个月四个周,每天重复着一样的工作生活,失眠、痘痘、口腔溃疡基本没好过,L觉得有些辛苦,但也还好,科室还有很多技师也在默默负重前行。

科室有的技师下班许久仍然还在科室忙碌,有的技师为了早点给病人做检查顾不上吃午饭,有的技师上了两年班还没回过家。不仅是L的科室,这也是全国影像技师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医院有医师节护士节却没有技师节,没有鲜花没有祝贺,但只要患者说了一句谢谢,技师就会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会激动开心一整天。

致力减少辐射、优化参数序列、提升自我专业素养、追求影像质量、待患如亲、人文关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影像技师一直在路上。

每天都在重复着旁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依据,在微末之处默默发着属于自己的光。

 一路走来,没有忘记是因为什么出发,信念很简单从未改变,就是做好每一个检查,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

手术台上主刀和疾病赛跑的医生是英雄,不停穿梭在病房的白衣天使是英雄,在操作室一整天不见阳光,不间断扫描一幅又一幅图像做着一个又一个后处理的影像技师同样是英雄。

最近有首很火的歌叫《孤勇者》,很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放在影像技师身上感觉也特别贴切——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当前票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