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医学影像科技师,很多人都表示听说过,但是对我们在医院内具体从事的工作内容又不是很清楚,那我就打个比方,以便于大家更容易的了解我们的工作,如果将整个医院系统比做一个部队的话,外科就像是冲锋部队,内科是增援部队,行政科室是后勤保障部队,那么我们医学影像科就是侦查部队,我们是利用CT、MRI、X线等影像设备去发现疾病,然后把这个信息提供给作战部队,也就是我们的临床科室,帮助临床医生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而我就是众多影像科技师中的一员,并且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九个春秋。
关于影像科的日常,就像很多来医院就医的病人及家属看到的那样,我们平时的工作包括帮助患者做好检查的登记,大声呼叫患者进来做检查,嘱咐患者做一些检查前的准备,比如是否在妊娠期、身上有没有金属物品等,让患者保持最佳的照射体位,这些都是为了让患者能拿到一个及时、准确的检查结果就医。有时夜间值班时,睡梦中被一个急诊电话吵醒:“XX医生,下面有一个外伤患者需要拍片…”,这时候要做的就是推着移动X光机最快的速度到达患者身旁,所以有时医院的某个走廊里会出现一个白大衣扣子都来不及系好,就推着大型仪器狂奔的身影,那一定是我们影像科的同事无疑了,像这样的情况,在我的十余年个工作生涯中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是的,这跟大家平时从电视剧上看到的,每时每刻都容光焕发、衣衫笔挺、说话温声细语的医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可这就是去掉艺术光环后的影像科医生的日常。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长期从事医学事业的人,面对生离死别,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我的很多朋友在聊天的时候都有聊到过这个话题,他们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询问我,是不是见惯了生死,所以心被锤炼的越来越硬了,我想说不是这样的,我的心仍然是柔软的,是鲜活的,看到灾区的同胞饱受苦难,看到长津湖里先辈的牺牲,看到身边相爱的人不能走到一起,我同样难过、敬畏与伤怀,可是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教会我,在工作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多么的重要,面对痛苦的患者,我必须比他更坚强,面对情绪激动的家属,我必须比他更镇静,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时刻保持头脑的绝对清醒,因为我知道患者这时候需要的不是一份同情与问候,而是一份更快、更准的检查报告。
做好一名影像科技师,与保持一份平常心同样重要的就是一份坚持,医学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走上医学这条路,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觉悟,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大环境,放射医学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引入核磁、CT等新设备,而影像科技师的职业技能也需要不断的提升才能与之相匹配,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我申请到了外院进修的机会,进修期间,我学习到了更新的临床影像知识,了解到了很多世界先进的检查技术,极大的开阔了视野,同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他们与患者与临床更密切的接触与联系,这里开设有专门的医技门诊,由放射科医生出诊负责向患者解释检查报告,同时回答临床医生的疑问,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更合理的诊断与治疗,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同为三甲医院之间的差距,这是我们目前所欠缺并且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放射同仁抱着那一份活到老学到老的坚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与坚持同样重要的,还有作为医生的那一份责任心。我记得小时候老师最爱问的问题就是:“小朋友,你长大了想要从事什么职业呀?”我记得我当时的回答就是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因为小时候听大人们提起医生这个职业,总是用到救死扶伤、妙手回春、济世救人这些成语,那时候就觉得做医生就好像会法术一样,可以起死回生,伟大的不得了。当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医生之后,才明白医生没有那么伟大,他也不会法术,不能起死回生,面对疾病,他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一份责任心,为所有需要帮助的病人提供及时的服务,尽可能的减轻病人的痛苦。2019年至今,新型冠状肺炎的传染与防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医务人员的这根弦也已经崩了三年了,要说是什么支撑着我们这些医务人员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我想就是作为医生坚守的那一份责任心吧,保定作为首都北京的南大门,它的疫情防控工作更是被赋予了一份不一样的重量,我院的南院区有幸被定为保定市疫情防控的定点医院,当传来发现外来阳性病例,需要支援南院区的工作时,就是这份责任心让大家不考虑危险,争先恐后的报名支援工作,而我有幸成为支援者中的一员,而现在回想起来记得的不是穿着防护服工作时的劳累,也不是隔离期间的寂寞苦闷,而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得到实现的满足与自豪。当然,我的这份自豪,也包括家人对我无条件支持的自豪,在此期间,我缺席了对乳腺癌化疗母亲的关怀,对学习压力繁重的孩子功课的辅导,对照顾一家老小还要兼顾工作的妻子的陪伴,可是她们理解我的工作,体谅我的责任,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会用更多的爱来回报她们。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会继续保持着这颗平常心,坚守着那一份责任心,做好医学团队的侦察兵——一名影像科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