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征文>征文活动>第二届主题活动
《抗击疫情的主战场, 勇当抗疫排头兵》
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放射科
作者:王松
编号:oFDoH6s-Klejl8skf1SP38eWT9IE
编号:oFDoH6q4o503EVmUHmQipgXY0wAs
编号:oFDoH6u87e8TBA807T6NItzPlj0o
编号:oFDoH6gF3XR7a48M2gYA1GkVvBy8
编号:oFDoH6nP9pCzLRY3o9zwMUu16N_I
编号:oFDoH6iA9CtrsgDucOVvhA5gZHvA
编号:oFDoH6qTu9U9ZqTi8mAm2N6Ph4WM
编号:oFDoH6khW61jN0C0Kr8o28H3dFkI
编号:oFDoH6lqPCiztyXH7xlK069dCSKw
编号:DPSA5qU9
编号:QCSBarLV
编号:oFDoH6uR0j2mS6mIk0uOuihfMcSU
编号:oFDoH6o82YJLfsOymkyFPW0rx5Rs
编号:oFDoH6iXPx6lYGwKMIKqSlR1R-uI
编号:oFDoH6kjQcnWSqXfHMRUjmX6eI1I
编号:oFDoH6v7jkpG77GhmnXtWy3_CP3c
编号:p7NEilUz
编号:y5ZrwThx

疫情就是命令!在举国组织发动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我这个当年曾经在抗击非典荣立二等功的医务工作者在接到了上级部门的通知后立即做好一切迎战的准备发热病人到院后,很重要的一关就是到放射科影像检查,后续的治疗需要这项至关重要的检查的支持。1月22日深夜,一个微信通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通知全院医务人员取消春节休假,即刻返回岗位,王松接到通知后,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原计划带儿子外出旅游二话没说,取消行程。第二天一早,便提前来到科室,即刻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中,调整春节假期人员值班排班,增加应急值班人员,调整机房工作流程,腾出为新型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影像检查专用机房和备用机房,并对专用机房整理消毒,因为场地的原因起草发热机房技术人员的院感防控措施。由于科室没有酒精喷壶自己便从家里把自家用的酒精喷壶拿到了发热机房以作备用,做好了一切迎接应急工作的准备。

由于曾经在当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突发事件的经验,因此自己就从容了许多,毫无顾忌的投入到了一线的工作中,因为妻子在我院生殖中心护士长也是加班加点为疫情工作,我们平时夫妻俩人也都很少一起吃个饭什么的,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工作,孩子也经常无暇照顾,因家里还有年近八十的父母,母亲因患帕金森氏病已十八年余,生活长期无法自理,父亲因有轻微的老年健忘症在家也需请保姆照顾。

因为过年保姆回家过年了我本想着自己过年期间在家照顾父母亲的饮食起居,由于疫情的突然到来,便打破了原本的计划。

没有办法只能将母亲送到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由医护照顾了,父亲由妹妹照顾日常的作息。我便投身到了疫情当中去了。父亲说:“不用担心我,儿子工作要好好干,要吃苦在前,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好党员!”

我每天清晨起来先照顾好父亲的日常生活,然后晚上再去医院看望母亲。但是由于疫情工作日渐繁忙。在危难之际,为了更好的投入到繁重的一线抗疫工作中去,舍小家为大家。,父亲毅然的让我不要再回家了把心思放在工作中去!我把年迈的父亲托付给了妹妹,自己毅然投身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

从接到疫情通知的那一天开始整个春节假期每天都准时来到科室里安排工作准备一切疫情的方方面面的工作,从未休息一天,作为技师长每天第一个到科室上班,为接受疑似病人的检查做好一切的准备,消毒机房,准备各项消毒用具,技术人员的防护用具及投照的工具,检查X线机工作状态,调试机器的扫描层厚,记录统计每日就诊患者的各项检查资料,翻阅被受检患者的扫描图像以确保图像的优质,并且制订了相应的技术人员进入发热机房的防护措施及如何优化图像采集的相关措施。与主任及其诊断组医生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图像的优质率。在患者顺利的检查下不耽误不延误患者的诊断,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决定用1MM的层厚进行冠状面的扫描后的图像分辨率最好。每日在技术群里与技术人员沟通协调并且每日在微信群里对当日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总结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在我的带动鼓励下科室的新老同志斗志昂扬,争先投入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有主动奔赴武汉第一线的,有写申请书到一线去的。有接到科室传达的医院通知后,从贵州遵义等遥远的地方赶回岗位的。为了保证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影像检查支撑,我多次往返南楼及三号楼十八楼隔离病区的移动床边机器的网络连接及安装调试,一进入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豪无怨言的按照一个合格的党员要求自己,严格履行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的号召。

广州电视台在3月29日的《众志成城,抗疫最前线》里对我进行了一个专访2月14日广州日报社一并对我进行了主题的专访及广州南方电视台2月23日《抗疫主战场,还看省二医》节目里对我及家人进行了跟随采访,了解一线的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及防护措施,在了解到进入发热机房后接近十个小时不吃喝的情况后非常的不理解,问为什么?我告诉她们由于防护资源缺乏没有办法可以随时出入发热机房跟换防护服所以每次进入后都不能够吃喝,并且进入发热隔离机房必须穿戴一次性的纸尿裤。记者并且进入了我的家庭了解我家庭父母的实际情况,父亲在记者面前表示强烈支持我的工作并且说我不能够给我们这个曾经被广州市海珠区授予“最美家庭”的称号抹黑。街道居委会在电视媒体上了解到了以后也对我及家人进行了专访和探望。

由于南楼及负压隔离病区为我院的新冠肺炎主要收治点,每日都需要进出技术人员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每次进出负压病区都是一场心理与身体的挑战,进入隔离病区与确诊患者零接触,由于隔离病区里温度控制严格,进入病区需要严格的防护,手术衣,隔离衣外加防护衣口罩两个一个眼罩,进入后还需要推动沉重的机器,每一次的操作都会让技术人员感到呼吸困难。由于每天都需要进入隔离区对确诊的患者进行影像的采集这样一来相对每次频繁的进入不同的技术人员并且采集回来不同的影像图像,不同的技术人员频繁进入如果消毒或者防护不到位就容易造成院内的扩散感染,而且采集的图像也相对的不稳定出现不一致,如果相对固定人员采集影像图片就会相应的稳定无太大的偏差对患者的后期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固定一个技术人员,这是一个难以决策的问题,。我主动向科室主任提出了由我单人负责的方法,我一个人负责进入负压病区给新冠肺炎的患者进行每日的胸部照片,我作为技师长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让危险留给党员。我考虑到即使感染也就是我一个人感染不会牵涉到全科室。并且可以相对保证影像的质量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极大的帮助。并且与患者的沟通也相应熟悉。我并且制订了负压病房及隔离病区的床边照片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定保证照片的质量,并且在南楼里固定了机房的投照房间,相对固定了机器的移动而造成的病毒散播的危险,并且制订了每个病人都必须酒精消毒或跟换胶袋避免交叉感染的操作方法。避免了放射科技术人员的感染发生。

2020年2月17日开始医院让放射科全体一线技术人员接触患者的医务工作人员全部进入板房居住与家人及院区其它工作人员隔离我毅然的接受了组织安排住进了隔离板房在板房里也曾接受了广州电视台的G4记者的采访谈谈被隔离的想法。经过了四个月的隔离,疫情慢慢缓解后我们恢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大灾大难面前如果没有一点付出的精神我觉得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单位对不起身边的朋友。也希望通过这次的疫情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和同事他能够知道责任与担当,责任是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质,希望在未来的日子能够发奋图强有勇于担当的勇气。人一辈子不长,但是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对国家有用有贡献的人需要不断的进取与努力!加油努力,疫情虽然接近尾声但是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日子更加严谨严格的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前沿影像技术工作者,为后方提供更加精准的影像资料。为疫情的系统诊断与治疗打下更多更强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医学影像的支撑。为了国家和每个小家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当前票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