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7日,长园能源在长园科技集团带领下精彩亮相第二十四届高交会—全球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博览会。本届高交会上,长园能源副总经理郭威铭先生代表长园科技集团接受能源界的高端访谈,聚焦绿色低碳,共话智慧创新。
Q1:
本次高交会上,贵司给大家带来哪些新的产品和技术?
郭威铭:非常感谢主持人。长园能源是长园科技集团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的板块,长园深瑞一直专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我们新成立的新能源板块主要从事光、风、储、充、配、运,具体涉及到充电网络的建设、储能系统的建设、光伏场站的建设运维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目前已经完成了源网荷充分的闭环和准备。
本次展会,我们主要带来了三个拳头产品:
①大功率液冷直流充电机:对于所有的充电车主,他的痛点是如何能充更快、让车跑的更远。
②碳索家SaaS系统:随着双碳到来,我们在整个新能源板块,碳的板块的布局对我们很重要,所以这次我们也带来了碳索家SaaS系统,它针对各类的工商业客户可以提供碳盘查、碳诊断、碳中和全系列的解决方案。
③智慧能源管理一体化平台:对整个园区的一二次来源进行综合管理,做到可视可控。
Q2:
在储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怎么做才能保持行业竞争优势?如何把握研发与量产节奏?
郭威铭:在储能的整个发展的板块中,实际上它是围绕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如何把电池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的负荷,服务于各类的源,这是我们的一个使命。我们已经完成了从源头光伏场站、风电场站的配储、大型电网的配储、园区终端客户的配储以及各类居民的微网类型的配储。
我们的发展主要围绕以下方面:第一,电池技术的发展,如何让整个储能系统变得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这里面可能分成几部分,一部分是对整个电池的优化控制,让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一个可控、安全的范围内;第二,要做到所有的信息可追溯,这时候就是我的系统平台它所起到的作用,要做到对每一个电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变成可控;第三,要和整个市场环境充分结合,因为电力市场的发展变化,每年各个省份和各个区域,它的电力市场都不断有新的产品加入,我们的智慧平台会根据政策的变化不断调整储能运行的模式,让整个储能系统变得更经济、更可靠。
Q3:
长园在光伏行业的布局有什么优势?
郭威铭:整个光伏领域我们是抓两头,因为长园能源和长园深瑞是从电网的控制技术起家的,那所以我围绕的是在光伏场景的两端,第一类是大型的集中式光伏场站,我们从中国第一个光伏领跑者项目——大同领跑者项目开始,为整个1GW电站提供全套的电网保护的策略和运维的策略,所以我们围绕更大型的,可能在未来几年会看到GW级、10GW级的光伏电站。如何让电站的运行和电网的功率控制结合得更紧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使命。因为很多人说风光都是间歇性能源,那最重要的是我如何控制它的处理更平稳,那我的各类技术又会有一个充分的结合了,包含我的功率控制技术、储能技术。最终我们希望由我们提供解决方案的大型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它的功率变成可调可控,变成一个更加友好的电源。
对于分布式场站这个场景,整个长园布局非常早,在2012年就开始布局分布式光伏的行业。我们的看法是解决大中型城市能源自给自足的问题,更重要的可能是要靠我们分布式能源来处理,因为城市有海量的一个屋顶,我们可以通过屋顶来建设清洁能源的屋面,一部分解决自给自足问题,同时也在解决这个城市碳排放的问题。那为什么我们做控制出身的更有利于在分布式光伏这个场景取得更大的优势呢?我们有自身的资源整合系统,可以自动化地生成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标准化的图纸、倾斜角度等等各类的技术细节,那也通过我们大量的工程实践,知道在每个不同的建设场景,什么样的一个并网技术更有利于光伏电被整个建筑体消纳,我们就做一个充分和建筑和客户需求相结合,来保证我的光伏更容易被这个城市所被消纳。还有一点,光伏的供给对于一个建筑而言很小,我们会充分挖掘在一个建筑体内还有哪些可控的能源,比如说我会让空调变得可控,让各类泵和阀变得可控,让电梯变得可控,让灯变得可控,我们会把整个建筑,变成一个有机的能源生态体,让它体验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Q4: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贵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贵司来说有什么发展机遇?
郭威铭:对于我们做这个行当的人来讲的话,应该是一次振奋,因为原有电大家认为是触手可及的,但现在各类的冲突、地源冲突和各类情况会出现,能源会变得非常紧张,但真正的能源一定需要一个碳的表现,那我们就需要通过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如何更好地去开源和节流来解决双碳的问题。开源,我们需要更多的光伏场站,需要更多的风电场站、清洁能源场站,可能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建设和技术使用场景;另外一块就是节流,我们如何在终端客户这个场景让整个能耗下降,这可能就是我们的使命。比如在一个园区系统里,水、电、气它都是相互解我的系统,通过我们的能效管理平台和综能系统,让整个楼宇和园区变成一个完全可控的能源网络,进而我知道它的基本情况,就让它变成一个可调可控的系统,进而实现整个能耗的下降。
对于所有的产品而言,碳其实离我们很近,任何生产和制造产品可能都需要使用能源,只要使用能源一定会用到碳,那进而我们的碳索家SaaS系统所提供的碳盘查,能让一个企业体清楚自身的耗碳情况并且知道如何来治理,我们会给每一个产品提供相应的碳标签,知道一个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究竟产生了多少碳,每年的计划如何来限碳这样的动作。所以我们认为双碳对于我们做控制和做策略的技术方向提供了更大的一个平台,让我们把控制技术和各类碳的方法论在各类的产品和场景中可以有充分的应用,清楚我们自身碳的情况,提供降碳的方案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一个治理,最终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个闭环。